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夜总会”背后,阳光保险“不阳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8 12:27:00    

文|柒财经

美的严控加班、电商平台取消“仅退款”、小红书告别“大小周”……进入2025年,大厂打头阵,“反内卷”成为各行各业的关键词。

但也有反其道而行者。比如,阳光保险。

五一假日前夕,阳光保险因内部的一则通知,“喜提”微博热搜:张维功董事长4月9日与人力、科技板块员工代表座谈。董事长就参会人员提出的问题与想法,与大家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与意见,直至凌晨2点半,座谈会才在意犹未尽的氛围中结束。这场持续到凌晨的座谈会并不是一次简单的座谈,而是阳光保险向更为高效和科学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图源:微博

对此,不少网友提出质疑:“公司有没有给加班费,有没有给补休,建议劳动监察(部门)认真查一下。”“凌晨两点脑袋都晕了吧,能想出什么好方案?”也有网友挖苦道:“好意思吗?董事长白天可以睡到12点。精神肯定好。累的是牛马……”

据媒体报道,阳光保险刚刚组建不久,便在行业内流传出“夜总会”的名号——夜里总开会。

但今时不同往日。敢于逆着潮水的方向,把自己往“死里卷”,阳光保险是否有难处?

“开门红”还是“开门黑”?

天眼查显示,阳光保险是一家从财险起家的民营险企,2005年7月成立,历经多年发展,目前已拥有财产保险、人寿保险、信用保证保险、资产管理、医疗健康等多家专业子公司。

2022年12月,阳光保险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成为我国中生代险企中首家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也是国内第十家成功上市的保险公司,上市时发行价为每股5.83港元。

但之后,其走势便一路向下。截至5月6日收盘,阳光保险股价报3.48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超40%,市值蒸发愈200亿港元。

投资者之所以用脚投票,和阳光保险疲软的业绩不无关系。先从最近的说起。

每年“开门红”,都是各大险企重要的签单节点,也为全年的好收成奠定基础。但今年,阳光保险遭遇“寒流”。

据公司在港交所发布的公告显示,2025年1月,阳光财险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为51.64亿元,阳光人寿原保险合同保费收入约为172.39亿元,相较上年同期,分别微增1.12%,下滑4.96%。

图源:阳光保险公告

同期,新华保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约为394.49亿元,同比增长32%;太保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为495.75亿元,同比增长10.3%。

对比之下,凸显阳光保险不佳的市场表现。

而就整个一季度的经营情况来说,阳光财险实现营收124.02亿元,净利润为3.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1%、133%;阳光人寿实现营收90.34亿元,净利润14.39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63%、-21.62%。

数据来源:阳光保险财报

简单计算,虽然阳光保险的总营收有所提升,但净利润却是减少的,即增收不增利。

据柒财经了解,阳光人寿以银保渠道为主力渠道,受“报行合一”新政实施后,渠道佣金大幅下降导致销售积极性受挫,短期内可能使终端背负较大压力。

此外,行业进入“深水区”,出清加速,分化加剧,头部险企尚能凭借体量、资源、技术与品牌优势稳住阵脚,但中小险企面临的挑战将前所未有。

该背景下,阳光保险这两年的日子过得也相对局促。

业绩回暖背后

2024年,阳光保险交出了一份有进步的“成绩单”:全年总保费收入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服务收入640亿元,同比增长6.9%。集团内含价值1157.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2%。

得益于此,阳光保险在2024年录得归母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大幅上扬45.8%,也成为年报的一大亮点。

但拉长视线看,阳光保险的盈利规模呈萎缩状。

早在2021年,阳光保险的归母净利润就达到了58.83亿元,也是自有公开信息披露起的“人生巅峰”,但在登陆资本市场的第一年,即2022年,其就上演了一出“变脸”戏法,并且还在“下坡路”上连续沉沦了两年:

2022年、2023年,阳光保险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8亿元、37.4亿元,同比降幅分别为17.0%、16.8%,已经不及2019年的水平。

数据来源:阳光保险财报

而2024年创利能力的强劲反弹,主要系主业之外的投资收益“挑大梁”。

华泰证券指出,2024年阳光保险总投资收益率同比提升0.9pcts至4.3%,带动业绩超预期增长。

财报显示,凭借着资本利得、利息和股息收入的增长,阳光保险2024年的投资收益达到131.3亿元,较上年狂飙145.6%。

其中,公司寿险业务的投资收益为111.3亿元,同比劲增125.4%;财险业务的投资收益为9.5亿元。

而就整体的投资组合来讲,权益类金融资产占比为21.8%,投资金额达1195.4亿元,同比上涨18%。其中,股票类投资金额为675.9亿元,同比猛增28.4%。

阳光保险在公告中表示,自2021年以来配置高分红价值股等稳健财务收益目标,并在2024年初明确以防御为主线的权益投资策略,夯实投资收益底仓。面对市场的波动和政策的调整,成立分析小组专项跟踪,适时抓住机会增厚收益。

图源:阳光保险年报

有必要提及的是,投资收益的获取往往依赖股市、债市的行情,具有波动性大、不确定性、脆弱性强等特征,持续性较难把握。

更直白地讲,如果剔除这部分赚头后,阳光保险去年的“答卷”还能不能这么好看,需要打个问号。

此外,2024年,阳光财险综合成本率(COR)99.7%,同比提升1%,意味着承保业务已逼近亏损的边缘,全年仅实现承保利润1.2亿元。

相比同业,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太保财险、太平财险,2024年的综合成本率分别为98.8%、98.3%、98.6%、98.2%,均未突破99%。

合规“警报”频响

除了稳健性欠佳的业绩,阳光保险正频繁拉响合规“警报”。

3月19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广东分局下发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阳光财险旗下四家分支机构,因“拒不依法履行保险合同约定的赔偿义务”“未按照规定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条款费率”等原因,合计被罚款近110万,多位负责人被警告。

2月底,阳光财险宁波市分公司因财务业务数据不真实、虚构保险中介业务、承保异地雇主责任险业务,被警告并处罚款56万元。

柒财经粗略梳理,2025年至今,阳光财险已经收到至少6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超260万元;阳光人寿收到5张罚单,合计罚没金额近4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阳光保险还提供贷款服务。在黑猫投诉上,搜索“阳光保险”,出来的维权信息高达5740条,不少涉及捆绑销售、暴力催收、隐私泄露等问题。

有用户表示:2022年5月在阳光保险公司借了一笔贷款10万元,资方为光大银行,分36期还款……之后注意到每期保费高达860元,相当于年利率30%,超过国家标准。

图源:黑猫投诉

另外在4月8日,有用户投诉表示,其2018年在阳光保险办理了20万元的贷款,并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稀里糊涂办理了一份每月保费2600元的保险。

图源:黑猫投诉

回顾2024年,据不完全统计,阳光保险共“入手”30多张罚单,累计被处罚金额约500万元,违规行为包括: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编制虚假财务资料、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承保异地雇主责任险、虚列佣金套取资金,唆使、诱导保险代理进行违背诚信义务活动等。

其中最大的一笔是去年11月,阳光财险潮州中心支公司因虚列费用、虚构保险中介业务套取手续费、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利益,被潮州监管分局罚款61万元。

2025年则有变本加厉之势,虽然时间还未过半,但阳光保险的罚单金额已经超过2024年三分之二,大概率创出新高。

由此也折射出,阳光保险在内部管理和审慎经营层面,存在严重漏洞。

面向未来,阳光保险要改进的地方还真不少,业绩情势亦不容乐观。

华泰证券在研报中称,因持续低利率环境,结合阳光保险2024年经营情况,下调盈利预测。

瑞银在亦表达了类似观点,展望2025年,预期阳光保险的保费收入按年增长将有所改善,但利润率前景未明,将2025至2027年的净利润预测下调10%至1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