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首届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决赛举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23 15:42:00    

中国日报7月23日电 7月21日,首届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决赛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聚焦"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主题,来自全球六大洲15支决赛队伍和15支观摩队伍的86名青年齐聚北京,共享青年创新经验,共商公共政策改进方向,共话全球发展美好未来。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联席主席弗朗西斯·高锐在视频致辞中表示,中国不仅拥抱创新,更崛起成为世界两大创新领导者之一。此次大赛的举办恰逢其时,聚焦当代世界两大紧迫问题"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让我们看到创新不仅解决技术问题、更能应对社会挑战。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卡洛斯认为,在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任重道远的当下,年轻人一直在积极应对人类生存的最深层危机,用全球视野、跨越中心思维和前瞻性方案为解决本世纪问题注入新的动力。本次大赛不仅是一场竞赛,更是世界各地年轻人的交流对话平台,共同见证年轻有为的青年探索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可能性,特别是关乎于人类生存的粮食安全和抗击饥饿,从青年视角对现有政策和挑战提出创新解决方案,为国际领袖和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焕鑫表示,"消除贫困"和"消除饥饿"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首要目标,本届大赛聚焦"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必将成为集思广益、推动全球发展公共政策创新的新载体,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全球青年智慧与力量。保障粮食安全、消除贫困需要完善的公共政策作为支撑,中国将继续坚持系统观念、创新引领、合作共赢,为全球粮食安全和减贫事业发展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表示,期待大赛成为青年助力粮食安全的新途径、助推全球发展的新品牌、交流互鉴合作的新平台,让有志于解决全球问题的优秀青年交流思想认识、探讨解决方案、制定行动计划,深化交流互鉴、推进务实合作,汇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青年力量。

中国日报社副社长朱宝霞表示,本次大赛不仅是未来治理者锻炼成长的舞台,更是为当下全球治理提供新思路、新方案的宝贵契机。期待青年提出创新且可行的政策方案,为全球粮食安全与减贫事业注入青春活力,为破解全球发展难题贡献青春力量;共同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让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守护人类共同命运的征程中绽放耀眼光芒。

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认为,本次大赛响应全球发展倡议,面向全球各大洲青年,深入探讨全球发展领域的典型问题、现实挑战、创新方案,汇聚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共识与青年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愿努力将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打造成为青年助力全球发展、全球共促青年进步的重要平台。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期待以赛为媒,促进思想碰撞与理念交融,通过基于实践调研的学理研究和政策设计,为解决全人类共同挑战贡献青年方案、高校力量和中国经验;推动全球青年将知识的学习和创造、理论研究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融为一体,共同团结奋斗,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赛选手代表、比利时鲁汶大学DenizTetik表示,大赛为全球青年提供了为全球发展政策贡献知识、热情和创新的独特平台,作为下一代的领导者、研究者和变革者,青年要携手同行,践行全球发展倡议、开启全球合作与创新的新篇章,为解决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问题、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贡献力量,推动构建更具包容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未来。

赛事志愿者代表、中国人民大学龚昊亮表示,大赛不仅是竞赛的舞台,更是崭新的起点、有力的宣言:作为未来世界的主人翁,青年一代拒绝袖手旁观,而是选择积极思考、勇于创新、担当行动。期待能与全球伙伴在深入交流中碰撞思想火花,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汇聚志同道合的青年力量。

《全球发展·青年方案——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赛事成果集发布

刘焕鑫、徐晓、卡洛斯、张东刚、朱宝霞、联合国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与领导力发展中心执行主任高玲与来自六大洲的选手代表共同发布《全球发展·青年方案——粮食安全与消除贫困》赛事成果集。该成果集以高质量提案学术海报为基础编撰形成,以"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四大行动方向为框架,精选收录了来自18个国家和地区的青年学生基于实地调研提出的30份政策创新建议,展现了青年破解全球发展难题的多元视角与实践能力。

7月21-22日,15支决赛队伍轮番登台,进行决赛提案展示与答辩,围绕提案展开陈述、接受专家提问和点评。15支观摩队伍针对提案内容与决赛队伍提问互动。

据悉,首届"全球发展公共政策青年创新大赛"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指导,中国人民大学、青年外交高校联盟主办,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六大洲55个国家和地区、200余所高校的384支提案团队参与,参赛青年逾1400人。

来源:中国日报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