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免费穿新衣还能赚钱? 警惕“寄拍模特”新骗局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1:06:00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刘青霞)近期,一种名为“寄拍模特”的职业在网络上悄然兴起。简而言之,“寄拍模特”的工作流程就是商家将商品寄给模特,模特拍摄买家秀并给予好评后,将商品原样退回,商家则承诺退还商品金额,并支付模特一定的报酬。然而,这种看似轻松的赚钱方式,真的靠谱吗?其中又潜藏着哪些法律风险呢?

“寄拍模特”兴起,法律风险潜藏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类情况:一些电商平台的商家邀请“寄拍模特”,通过虚构交易事实,让模特穿上商家免费寄来的衣服拍摄照片,并发布虚假评论,以此提高商品的销量、店铺的评分、信用积分或成交金额等,从而提升网店的销量和排名,吸引更多顾客。

随着这种“寄拍模特”现象的兴起,社交平台上也充斥着大量相关的招聘信息和诱人兼职广告。在各大社交平台,搜索“寄拍”,会发现大量帖子下面有人留言“接不接寄拍”。“只需要拍拍照就能免费穿好看的衣服,免费拿到产品,还能赚钱,时间地点自由,月收入上万不是事。”这样的兼职让不少人心动。

记者随机下载了一款寄拍类App,发现不少网友发布“接寄拍”的帖子,如“接寄拍,30元一套,多套可议,风格多变”。还有“网拍经纪人”为某平台招揽寄拍模特时称,接单后模特可获得每套30元到200元不等的佣金。

记者联系了一些中介后发现,一说要接单,有的中介会提出先交200元―300元押金。为何接寄拍还要交押金?对方大多解释为:押金就是培训费,“担心你是新手,不懂寄拍的要求,培训后更容易上手,赚的钱也更多。”当记者问接单后押金是否会退时,对方明确表示不会退。

然而,商家邀请“寄拍模特”虚构交易事实、发布虚假评论这种行为,实质上已构成了虚假宣传,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十七条的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电子商务经营者不得以虚构交易、编造用户评价等方式进行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新疆法爱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康明远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也明确规定: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曾获荣誉等作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上述“寄拍”行为本质上就是刷单、刷好评,商家使用了不正当手段干预用户评价,属于虚假宣传。从这方面来看,有“寄拍”行为的商家可能涉嫌违反上述法律规定。

“寄拍模特”背后的刷单骗局

3月27日,乌鲁木齐市公安局甘泉堡分局方正街派出所接到一条反诈预警,辖区居民石女士疑似遭遇电信网络诈骗。原来,石女士被一条招募“寄拍模特”的广告所吸引,被拉入一个群聊后,对方表示只需穿着卖家寄来的衣服拍几张照片就能获得佣金。石女士在承接几个小单子后确实获得了小额返利,但随后却遇到了需要转账或垫钱才能完成的任务。民警的及时介入,揭示了这背后的刷单骗局。

骗子先通过社交平台广泛发布“模特”或“寄拍”兼职广告,利用软广和私信的方式诱骗受害人添加好友。接着,骗子会诱导受害人下载接单App,并在初次接单中获得佣金,以此降低受害人的戒备心。在受害人逐渐放松警惕后,诈骗分子便谎称“信誉度不足”,诱导受害人扫描二维码绑定支付平台套取余额,或是衔接“刷单”套路,运用连单垫付、账户冻结等借口骗取钱财。

办案民警表示,所谓“寄拍模特”骗局,其实就是常见的“兼职刷单”的升级版,都是以刷销量、刷好评为由,声称完成后不仅会支付佣金,还可以赠送网拍的衣服,具有很强的诱惑性。

“寄拍模特”骗局可能导致个人信息泄露

据乌鲁木齐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民警介绍,在“寄拍模特”骗局中,违法分子不仅通过诱导他人刷单来骗取钱财,还可能在此过程中盗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这些信息一旦被不法分子掌握,受害人轻则可能遭受骚扰电话的困扰,生活不得安宁;重则可能成为电信网络诈骗、套路贷的受害者,面临严重的财产损失和人身安全风险。

因此,大家应谨慎对待“寄拍模特”这类兼职,避免陷入法律风险和财产损失。时刻保持警惕,注重个人信息安全,不要轻易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卡号、账号密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个人信息,以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一旦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泄露,要第一时间采取措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更改密码、冻结账户等,并立即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和支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