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三夏”生产】建安区:专家地头支招夏管 护航秋作物丰收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6 09:37:00    

农谚有云“三分种,七分管”,当前正值秋粮作物田间管理的黄金时期,也是玉米、大豆、花生病虫害防治的关键节点。连日来,建安区组织农技专家下沉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秋粮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一大早,建安区的几名农技专家便来到了建安区陈曹乡杨刘社区的农田,开启技术指导工作。放眼望去,成片的玉米秆挺拔向上,翠绿叶片在阳光下舒展摇曳;成片的花生植株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枝叶随风泛起绿浪,在晨光中闪烁着蓬勃生机。此时,当地玉米陆续进入小喇叭口期和大喇叭口期,大豆迎来分枝至初花期,花生也进入初花下针的重要生长阶段。


飞防作业手李光辉具有丰富的飞防经验,在接到农户的电话后,他便第一时间带着植保设备来到现场,随着遥控手柄的操作,一架大疆T70植保无人机缓缓升起,开展飞防作业。随着无人机嗡嗡作响,细密的雾状农药均匀地洒向花生作物,短短几分钟就完成了一大片区域的喷洒作业。

据了解,建安区今年秋作物种植面积达78.2万亩。农技专家特别提醒,玉米进入小喇叭口期,就需及时进行化控,防止中后期倒伏;大豆、花生正值生长和控旺关键期,需加强田间管理。针对当前高发的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等虫害,以及根腐病、茎腐病等病害,建议选用正规对症的药剂科学防治,通过“杀虫剂+杀菌剂+叶面肥+植物生长调节剂”混合施用,实现防虫、防病、促苗“一喷多效”。

建安区种业发展和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郭华介绍说:“在发现秋作物有病虫害后,一方面要根据作物的实际病虫害发生情况,结合天气,按照用药比例喷洒药剂,不要随意加大用量,避免产生药害。另一方面,由于玉米螟、棉铃虫、甜菜夜蛾、粘虫、斜纹夜蛾等虫类具有昼伏夜出的习性,为了达到好的防治效果,应选择傍晚或早晨,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防治,效果才能达到最佳。”





记者/黄琨 王淼

编辑/郭彩霞

责编/李晓宇

审核/张江岭 李敏

监制/张向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