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广场又见鸽群飞舞
市民游客与它们快乐互动
最近,有细心的市民发现,桂林中心广场上出现了一小群白鸽,引来不少路人驻足围观,这群“小可爱”还与市民和游客快乐互动。曾经熟悉的“广场鸽子”再现,也勾起了不少市民对鸽子的记忆。
中心广场又见鸽群
3月25日下午5点左右,记者来到中心广场,看到成群的鸽子时而在广场上空飞过,时而落在草地上来到市民脚边觅食。它们对周围的行人毫不畏惧,自然地在广场上活动,成为一道特别的风景线。
不少市民表示,这群白鸽的出现,为广场增添了不少活力。“带孩子出来玩,看到鸽子特别开心。”家住象山区的市民刘先生说,“广场有鸽子,环境更有生气,大家更愿意在这儿停留。”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时有家长带着孩子来看鸽子,有的孩子小心地伸出手尝试接近鸽群。“小孩子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鸽子,特别兴奋,一直追着看。”市民黄女士说,“这种体验在城市里其实挺难得的。”
广场上的白鸽也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桂林本地网友“一颗苹果”就在小红书平台上分享了自己拍摄的鸽子照片,吸引不少网友在下方评论晒出自己中心广场拍的白鸽照片。摄影爱好者李先生说:“桂林的城市节奏不快,有这些白鸽在,显得更有生活气息。”
广场上的鸽子活动区域相对集中。记者注意到,现场保持着良好的卫生状况,地面干净整洁没有鸽子粪便,靠近鸽舍也没有明显的异味。鸽子与市民之间保持着良好互动,整体秩序井然。
家住秀峰区乐群路的刘先生认为,白鸽的出现,让中心广场多了一份生机,也让人们对城市公共空间有了更多参与感和亲近感。“现在每次路过都会看几眼,觉得这就是城市该有的样子。”刘先生说。
市民与鸽子的故事挺多
“很久没在广场上看到鸽子了,这次一下就把人拉回童年。”家住象山区瓦窑路的莫女士说,广场上空又出现鸽子,让她瞬间回忆起小时候跟父母来这里喂鸽子的美好时光。
“2006年左右,桂林好多地方都能看到鸽子,不只是中心广场,很多小区、湖边都有。”她告诉记者,白鸽曾是桂林中心广场上的“常客”,它们承载着不少桂林人的温情回忆。
莫女士还拿出一张小时候的老照片,照片里的她站在小区楼顶,身边两只鸽子正悠闲地停留着。“那时候经常看到鸽子,觉得它们特别亲切。现在在广场又遇见它们,真的特别感慨。”
和莫女士一样,许多市民看到鸽子,都觉得某种熟悉的记忆被重新点亮了。“90后”市民梁先生带着5岁的女儿来广场“找鸽子”,孩子用手中的谷物投喂围上来的鸽子,让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这里玩耍的场景。
在鸽群中穿梭的不仅是孩子,还有不少老桂林人。今年80岁的李先生晚饭后经常来中心广场散步。他告诉记者:“以前广场上每天都有好多鸽子,我们散步的时候它们就在边上走,有的还会飞起来。后来鸽子没了,觉得少了点动静。现在又回来了,心里真的很高兴。”
许多市民表示,广场上多了鸽子,氛围也变得不一样了。“傍晚出来散步的时候,我们愿意停下来,看看它们,拍拍照,有种舒适的感觉。”家住叠彩区中山北路的黄女士说。
“广场鸽”与市民游客快乐互动
“这些鸽子是我从小养到大的,它们已经很熟悉人群,也适应了这里的环境。”中心广场鸽子的饲养者孙宏伟告诉记者,他从去年9月开始在广场放养鸽子,并在广场的一片草坪上建立了鸽舍。目前,鸽群里已有一百多只鸽子。
孙宏伟告诉记者,他养的鸽子与普通的鸽子不同,经过长期训练,性情温顺,对人没有戒备心,同时也能很好地适应广场的环境。每天下午三点以后,孙宏伟都会打开鸽舍,让鸽子出来,在广场上空盘旋后落到草坪上觅食、休息。到了晚上,它们会自动返回鸽舍,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生活习惯。
“鸽子不会随地排泄,基本上都会在鸽舍里完成。”孙宏伟介绍,为了保持广场的卫生,他特意在鸽舍地面铺上塑料膜,定期清理,确保环境整洁。同时,鸽子的食物主要是纯谷物饲料,不会产生异味,也不会影响广场的整体环境。
鸽子的回归,不仅让广场多了一道温馨的风景线,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市民前来观赏和互动。“很多家长会特意带孩子来看鸽子,小朋友看到鸽子飞舞,都特别兴奋。”孙宏伟说,不少孩子会小心翼翼地靠近鸽群,伸出手尝试喂食,鸽子十分配合,甚至还会围着人转悠。
除了本地市民,一些外国游客也被鸽群吸引,纷纷驻足拍照。“有些外国游客看到这一幕,都觉得很惊喜,也会跟鸽子互动。”孙宏伟笑着说,“我一直觉得,鸽子是城市里很有温度的存在。以前的桂林许多居民会养殖鸽子,但训练鸽子需要较强的专业知识,养鸽子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市中心广场管理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中心广场上的鸽舍是经过审核批准的,希望通过鸽子给中心广场带来更多的活力。
记者李贝
来源: 桂林生活网-桂林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