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桂林又一家艺术馆开启试运营!多个展厅数千件展品向公众免费开放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29 12:29:00    

桂林一处全新的文化地标亮相。近日,千年桂林项目一期核心工程完工并正式开启试运营,以免费开放的姿态敞开怀抱,迎接八方来客。从石器到明清瓷器,从民族服饰到红色记忆,记者带您探秘这个让历史“活”起来的艺术场馆,感受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

徜徉古风街区 处处都是“出片地”

桂林袭汇国际文化世界(千年桂林项目),是自治区、桂林市、灵川县三级政府统筹推进的重点项目,是一个集历史研究、艺术展览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博产业园和特色旅游目的地。新开放的艺术馆作为项目一期的核心工程,一亮相就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的目光。

日前,记者来到灵川大道上的千年桂林项目,远远望去,层层叠叠的灰砖黛瓦,凌空欲飞的飞檐翘角,古韵扑面而来,仿佛一幅徐徐展开的历史画卷。

沿着街区漫步至景区中轴线,巍峨壮观的千年桂林牌坊群便映入眼帘。“功勋坊”“奎星阁”“状元及第”三座牌坊气势非凡。“功勋坊”正面镌刻着“圣旨”“功勋坊”“丰功硕德 殊勋茂绩”等字样,石坊飞檐流脊、斗拱交错,梁、柱前后雕刻着龙、狮、鹤、鹿等镂空浮雕,栩栩如生,古代工匠精湛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

“奎星阁”牌坊门额上,“奎星阁”三字苍劲有力,下方有“魁星点斗 独占鳌头”字样。“状元及第”牌坊门额上,“状元及第”四个大字笔力雄健,两侧“榜眼”“探花”搭配如意云纹,将雕刻、绘画、匾联文辞和书法等融合。

穿过牌坊群,万福桥、平安桥、状元桥三座石桥横跨水面,造型优美,与周围的仿古建筑相互映衬。继续前行,便来到中心艺术广场。广场两侧,十二生肖石像分列,形态逼真。

走到步道尽头,艺术馆展现在眼前。艺术馆外墙绘制一幅巨大的桂林山水画,群山连绵,形态各异,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近处,江水恰似一条丝带蜿蜒流淌,两岸青山绿树倒映其中。

艺术馆大门采用传统中式建筑风格,两根粗壮的红色立柱稳稳矗立,大门上方精巧的卯榫结构不仅是中国传统建筑智慧的象征,更彰显了现代建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基尼斯认证最大十字绣 绣出桂林山水神韵

走进艺术馆,七层挑高中庭空间宏大。正对一楼入口,汉白玉照壁上的五爪龙腾图栩栩如生,右侧悬挂着获得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认证的“最大十字绣”《百里漓江》。这幅21.22米的长卷,凝聚了26位绣娘一年半的心血,5144700针绣出了桂林山水的神韵。

据项目行政部的廖经理介绍,这个艺术馆主体面积约45000平方米,共七层。一到五层分布着12个固定展厅和2个临时展厅,丰富的藏品涵盖历史、考古、艺术等多个领域。目前试运营阶段,在周二至周日的9:00—17:00对公众免费开放一、二层的7个展厅。

步入一楼的石器厅,琳琅满目的石雕出现在记者眼前,厅内266件石雕作品从旧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民国时期,题材从原始工具到宗教造像,丰富多样。其中的镇馆之宝“蝉冠菩萨莲花台立像”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据讲解员介绍,蝉冠菩萨像存世稀少,目前已知仅有两尊,另一尊收藏于山东博物馆中。

↑石器厅动物石雕展陈。

步入二楼的陶瓷厅,仿佛进入了一部立体的陶瓷发展史。展柜里陶器、高古瓷、明清瓷等分类陈列,清晰地勾勒出中国陶瓷的发展脉络。这里还有100余件梅瓶,从唐代到晚清,每一件都独具匠心。有的瓶身绘着山水花鸟,尽显古人的丹青妙笔;有的造型别致,诠释着古代工匠独特的审美巧思。特别是桂林明代梅瓶在我国瓷器艺术中“一枝独秀”,中国瓷器家耿宝昌为该馆题词“桂林梅瓶,王府佳器,历史艺术奇葩”。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动展区

记者走访一圈发现,一层的红色厅也非常受欢迎。这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展现了桂林的红色历史。从北伐誓师到中共桂林第一个党组织成立,从红军长征到抗战烽火,再到桂北武装起义,每一段历史都令人动容。在红军长征展区,一把从湘江打捞上来的红军手枪吸引了众人目光,手枪表面锈迹斑斑,尽显岁月沧桑。“这把手枪为外国进口,数量很少,当时只有师团级以上才有资格使用。在那个器械装备落后的年代,红军凭借坚定的信仰,战胜了敌人。”讲解员介绍说。市民黄女士参观后说:“这个展厅太棒了,让我们能深入了解桂林的红色历史,感受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市民参观红色厅。

紧邻红色厅的矿晶厅宛如一个神秘的宝藏库,深受小朋友们喜爱。这里展示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精美矿物晶体,它们形态各异,色彩斑斓。在灯光的照射下,矿物晶体散发出迷人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除了矿物晶体,展厅内还陈列着恐龙化石以及“镇馆之宝”之一的广西南丹陨石。通过详细的介绍和说明,孩子们在游玩中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出口处陈列着来自世界各地的75种陨石,孩子们纷纷围拢过来观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

↑矿晶厅展陈。

↑矿晶厅展出的恐龙化石。

二楼的民族厅里,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挂满橱窗,图案精美。这些服饰运用传统的纺织、印染、刺绣等工艺精心制作而成,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是珍贵的艺术品,展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魅力,以及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相互交融、共同发展的美好画卷。

灵川县发展和改革局重大项目建设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千年桂林项目作为灵川县重点文化工程,是桂林北大门的旅游集散地,更是驱动区域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该项目融合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文旅业态,能有效带动周边餐饮、住宿、交通等产业协同发展,又能以文化赋能旅游,为灵川更好地融入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建设增添动能。

来源: 桂林晚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