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新中有你丨钢轨这样“智”造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1:01:00    

包钢轨梁厂2号大型万能轧钢生产线。中国经济网 王凯/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80后的父辈所熟悉的保尔·柯察金有着自己的答案。那么,钢轨是如何制造的呢?

近日,中国经济网记者跟随2025“新中有你”网络主题传播活动采访团来到了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找寻属于新时代的答案。走进车间,当轨梁厂2号大型万能轧钢生产线上红彤彤的钢轨呼啸而过,即便站在安全线外,仍能感到阵阵热浪袭来,让人不自觉地后退半步;乘车穿行厂区,郁郁葱葱的树木搭配错落有致的花草,使人仿佛置身园林景区一般。

包钢轨梁厂智能化集控中心。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算法取代“凭经验”

包钢始建于1954年,是国家在“一五”期间建设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传承着“齐心协力建包钢”历史佳话。钢轨一直是包钢的拳头产品,各种规格型号产品连通了纵横庞大的轨道交通网,也绘就了包钢钢轨的“山河图”。今年3月,包钢钢材产品库再添新兵,批量供货美标IS高强度热处理钢轨。

走进包钢轨梁厂智能化集控中心,24米超宽大屏正动态显示百米钢轨生产的全流程数据。“传统钢铁生产中有诸多痛点,如加热炉人工调控危险高、钢坯温度波动大,冷区工序自动化水平低、质量监测反馈滞后,百米轨吊运效率低、安全隐患多。”包钢轨梁厂设备部电气专业技术主管卢杰表示,包钢轨梁厂以《“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为指引,决定成立智能化集控中心,以实现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优化”,人工成本与劳动强度“双降低”。

AI作用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离不开它。包钢(集团)公司电工首席技能大师彭波表示,“钢坯加热是生产线上的第一道工序,以前烧钢都是职工凭经验看火候。对传统加热炉进行智能集控改造,就是利用AI算法自动分析工艺参数,优化冷区加工路径,并智能分配生产任务,将传统人工操作升级为智能闭环控制。”数据显示,加热炉智能燃烧集控改造后,自动化投运率达95%以上,节能3%以上,年节约成本超500万元。

智能定长、智能预弯、智能矫直、自动锯切……卢杰耐心给记者们讲解了生产线上的一系列“新操作”。“今年,轨梁厂将推进上料区吊车、旋流井抓斗等智能化改造项目,为实现全厂大集控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同时通过工业大模型和语言大模型综合应用,使包钢成为冶金行业数字化创新的引领者。”

包钢轨梁厂百米钢轨成品库。中国经济网 年巍/摄

追求操作“零事故”

好产品做出来,出厂更不能马虎。

来到百米钢轨成品库,只见几台“无人吊车”挥舞吊臂,精准夹起一根根钢轨,快速准确地堆放在运输车辆上,这些钢轨即将被送往焊轨厂。“以前,一个库区两台吊车。这边站一个,那边站一个,每人配有遥控器。因为是人工操作,不可避免出现一些失误,导致钢轨损伤。”包钢股份轨梁厂吊检部部长李钊一边用手比划,一边介绍。

2024年,轨梁厂在全国五大钢轨生产厂中率先采用远程集控系统,借助视频监控和无线通信技术,实现单人精准操控。“坐在这里就能操作,安全、准确又省力。一个人就能操作两个库区,作业效率提升25%。”李钊带记者们走进了集控室。“系统配备了自诊断功能,实时监控设备状态,摄像头自动侦测人员闯入,遇到障碍会自动报警,确保操作‘零事故’。未来,我们还要通过视觉识别等科技手段,不断提升智能化水平,实现无人化全自动操作模式。”

不仅如此,高炉上炮泥智能机器人、挂轨式巡检机器人、工业互联网数据运营中心……近年来,包钢持续加快智能化转型的步伐,接连通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CMMM)三级”“两化融合管理体系3A级”两大认证。今年6月,包钢股份获评“内蒙古自治区先进级智能工厂”。不久前,钢铁行业智能制造领域5项国家标准和4项行业标准的制定工作也在包钢启动,其制定与实施将有效破解行业共性技术难题。

钢轨“智”造,包钢已交出一份亮眼答卷。“齐心协力建包钢”,后继有人、智赢未来。

(中国经济网 记者 年巍 宋雅静 朱晓航)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