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孙珩力
近日,甘肃公安“阳光下的守护”法治公安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走进灵台县公安局,实地探访该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深入了解其如何通过深化改革践行法治公安理念,让公平正义在“阳光”下运行。

全资源汇聚,打造集约高效办案新模式,让执法运行更阳光
最近,灵台县公安局破获一起聚众赌博案,涉案人员被集中押解至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在这里,入区登记、人身检查、信息采集、候问看管、收押送拘等辅助性工作均由中心专职人员承担,办案民警得以专注于审讯攻坚、法律文书制作等核心环节。“事务性负担大幅减轻,办案效率显著提升,流程也更规范透明了。”一线民警对此深有体会。
这种“一站式”服务模式,正是“阳光下的守护”在执法办案环节的具体体现。中心做实做优案件受理、执法办案、案件管理、涉案财物、仲裁法庭、数字督察“六个子中心”,并引入合成作战、普法宣传、执法拓展三个协同功能区,配齐专门力量,全面承接辅助工作,有效打通了高效运行的堵点。
智能化功能应用、完善的权益保障设施以及贴心的生活保障,不仅提升了效率,更保障了诉讼参与人和嫌疑人的合法权益,让执法过程置于规范化、标准化的“阳光”之下运行。目前,该局刑事案件及复杂敏感治安案件已实现全量进入中心办理,一个集约高效、民警认可、实战管用的“一站式”执法办案基地已然形成,成为守护一方平安、彰显法治文明的坚实堡垒。

全警种协同,构建合成作战支撑新平台,让精准打击更有力
“过去申请调用其他警种资源,审批流程复杂耗时长。现在通过中心平台,响应快、支撑强,信息共享更顺畅,协作更在‘阳光’下进行。”灵台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民警杜磊道出了新变化。
新建成的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专门设立支撑赋能专区,整合多警种信息资源,建立智能化研判机制。对疑难复杂案件,实行多警种同步上案、同步指导,提供精准化支撑。这种打破壁垒、高效协同的模式,是“阳光下的守护”在警务协作层面的深化,极大提升了打击犯罪的精准度和时效性。
今年4月,刑侦大队在中心侦办一起流窜系列诈骗案时一度受阻。办案民警立即提请中心指挥研判支撑,合成作战岗位民警迅速响应、协同作战,快速厘清案件关键信息,指挥长远程指导审讯,为案件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
今年以来,中心综合研判室依托“专业+机制+大数据”模式,赋能实战精准打击,实现了部门协同响应更快捷、调查取证周期更短、资源手段支撑更丰富、案件办理质效更高。在重大疑难案件会商研判、参审指挥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已成功侦破案件20多起,成为支撑一线民警在“阳光”下高效、精准打击犯罪的坚强后盾和智慧引擎。

全流程监督,织密执法规范管理一张网,让公平正义更可感
“嫌疑人进入执法办案管理中心即进入规范‘流水线’,全程留痕、实时监督,一旦流程出现异常,智能监督系统将自动预警阻断,确保执法权力在‘阳光’下规范运行。”灵台县公安局法制部门负责人强调,这正是“阳光下的守护”在执法监督环节的核心要义。
中心内,智能感知设备遍布各办案区,实现对嫌疑人的实时监测、定位和出区审核。轮值组长实地巡查与网上视频巡查相结合,对各类异常行为实现“智能识别、秒级响应”的全要素、全过程监管。科技手段的应用,让监督无死角、更透明。

法制室、案管中心、警务督察等部门实体入驻、靠前履职,对中心办理案件实行同步审查、同步监督。案管中心依托多种机制开展常态化监督;警务督察部门借助数字督察中心,将网上督察延伸至执法办案各环节;实体化运行的侦检协作配合办公室,则对侦、诉、审、执各环节实行全流程实时监督。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监督体系,构成了“阳光下的守护”坚实屏障。
记者了解到,中心运行以来,执法问题整改实现100%闭环处置,执法安全事故和重大执法问题“零发生”,有力保障了每一起案件的处理都经得起法律和人民的检验,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真切体会到“阳光下的守护”带来的安全感和公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