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超级水果”成名之路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03 06:20:00    

在水果界,除了因富含营养物质而被消费者喜爱的“水果之王”“维C之王”外,还有一个被业内人士偏好的类别——“超级水果(superfruit)”。

这一概念最初兴起于欧美国家,其核心概念是“旺盛的人气带动迅猛的消费”,也即能够给产业链各环节带来丰厚的利润。

在朱利安·梅乐廷与卡尔·克劳福德合著的、被视为“水果产业宝典”的《成功超级水果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衡量一种水果是否可能成为超级水果的六要素:感官诱人、新奇性、便利性、供应可控性、健康价值与全方位营销——“只要满足这六项评判标准,一种水果便有机会被冠以‘超级’之名”。

盘点近几年被冠上这一名号的水果,最具代表性的可能还要数“鳄梨”,也就是俗称的“牛油果”。

早年间,这种表皮粗糙如鳄鱼皮的果实,只被中南美洲的阿兹特克文明用作祭祀。直到20世纪60年代,“鳄梨”虽然已经登陆北美洲及欧洲市场多年,但仍因其欠佳的卖相而备受冷落,只能“委委屈屈”地蜷缩在超市角落的货架上。曾经有人专门尝试将其改名为“avocado”,试图通过这个具有阿兹特克语言风格的名字为其增添一抹异域色彩,但消费者对于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并不买账。

以今天的视角来看,当时的牛油果真是弱爆了——对标超级水果六要素,恐怕只具备“新奇性”这一个属性。不过,随着一个名叫“加州(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牛油果种植者交易所”(California Avocado Grower’s Exchange)的机构开始发力,牛油果的境遇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

牛油果富含蛋白质和不饱和脂肪酸,因此其最初的卖点就是“健康价值”。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牛油果的健康属性,加州牛油果种植者交易所聘请的公关公司先是推出了一个名为“熟先生(Mr. Ripe Guy)”的牛油果吉祥物,随后又策划了一场覆盖全美的“为‘熟先生’寻找全美最注重健康生活方式的伴侣”——“熟女士”的选拔活动,成功强化了牛油果与健康生活的关联性。

一个重要转折点出现在“超级碗”(美国职业橄榄球大联盟举办的年度冠军赛)上。在比赛中场,插播了一则牛油果广告:身着奇装异服的人们,疯狂争抢蘸着牛油果酱的玉米片,成功地将健康食品与狂欢文化捆绑。同时,推广公司还给球员、球迷和记者发放了大量牛油果酱样品,让热门橄榄球球员为牛油果“带货”,以名人效应进一步拉动牛油果销量。这波营销大获成功,时至今日,全美每年消耗的牛油果数量依旧有将近五分之一集中在“超级碗”举行的那个周末。

随着越来越多人开始接受牛油果,其宣传重点也从“为什么吃”变为“如何更好吃”,也就是强调牛油果如何“感官诱人”。

营销广告中,精致的刀具切开粗糙的牛油果表皮,特写镜头给到其内里奶油质感的果肉上;叉子轻轻碾开果肉,画面中随即出现坚果与青草,自然的气息仿佛穿透了屏幕,传递到消费者的舌尖上——这种融合了视觉、嗅觉与味觉效果的卓越可塑性,让牛油果成为全球厨房的“百搭画布”。

很快,奇迹出现了:洛杉矶的厨师将它抹在酸面包上,搭配烟熏三文鱼与芝麻菜,成为加州健康生活的新标志;东京寿司师傅将其与金枪鱼腩叠成彩虹卷,让传统料理焕发出摩登气息。

1992年,酷爱橄榄球运动的美国消费者又收到了来自费城老鹰队的“邀约”:在运动员们的特供食谱中,牛油果成了不可或缺的食材。这份食谱包括4个牛油果,每一个都被制作成不同的食品,并搭配上柠檬汁、大蒜、洋葱、番茄、孜然芹或辣椒酱。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牛油果在美食界的“咖位”,更进一步推动了其在美国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当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牛油果营销转入了下一个阶段——“供应可控性”。在此阶段,美国开始大量进口牛油果,而美国邻国墨西哥正是全球牛油果的主产地之一。1994年,在加利福尼亚州牛油果生产商的强力支持下,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为墨西哥打开了向美国出口牛油果的大门。

随着大量牛油果涌入,市场呈现出供销两旺的繁荣景象。与此同时,各类生产商得以用充足且廉价的牛油果为原料,生产出果汁、果泥、果粉、冷冻水果等深加工产品,不断丰富消费场景,提升消费便利性。

至此,牛油果终于满足了6项评判标准,跟随蓝莓、蔓越莓等水果的脚步,成功跻身“超级水果”行列。2020年,美国总计消费了约26亿磅(约118万吨)牛油果,较1985年增加了近6倍。2024年,为了表达对牛油果的喜爱,美国达拉斯市的一个商店,在货架上摆放了30.1万个牛油果,重达8.7万磅,约合40吨,创下最大规模水果陈列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年来,这股风潮还在向世界蔓延。牛油果的种植面积、产量以及贸易额都在持续上涨。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全球牛油果产量增长437.52万吨,增幅约为101.5%,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8.1%。

从牛油果产业发展历程可以看到,这条升级之路其实并不好走。“超级水果”是打造出来的,且其打造过程的本质是通过价值重构,将一件普通商品升级为一个“价值符号”。这不仅需要水果本身就具备或至少可以挖掘出感官诱人、健康价值等特点,还需要精准洞察消费者需求和喜好,并对供应链的稳定性有较高要求。

而且,想要稳稳站在风口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儿,稍有不慎就容易翻车。比如,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社会曾深陷低脂饮食狂热,当其他高脂食品都躲在角落里静待风波过去时,头顶“超级水果”光环的牛油果却无处可藏,因为热量较高而被社会各界花式奚落。直到今天,社交媒体上还会不时出现“牛油果减肥骗局”的视频,与当年的那波风潮如出一辙。

不过,成为“超级水果”后带来的丰厚经济利益,吸引着市场依然跃跃欲试,想将更多水果推上这条“成名”之路。尤其是近年来,伴随消费市场升级,消费者越来越关注水果的健康价值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消费体验,进一步打开了水果产业提升附加值的广阔空间。如今,既有野樱莓对标蓝莓贴上“护眼”标签的营销手段,打出了“抗氧化之王”的牌子来带动市场推广;又有果肉绵密的“冰淇淋果”,因为满足了消费者对新奇口感的追求而成为热带水果新宠……可以预见的是,牛油果不一定能一直“牛”,但“超级水果”风潮一定不会退去。剩下的问题只是,下一个杀出重围的水果会是谁?(作者:王姿洁 来源:经济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