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拼好饭”里不该只有幻觉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22 13:43:00    

最近,网络上关于“拼好饭”的争议声不小。有人被其亲民的定价吸引,有人担心其中存在食品安全问题;有人借此玩梗,讽刺别人“吃‘拼好饭’吃出幻觉了”;也有人把梗当了真,用消费水平来给人划分三六九等。

网友口中的“拼好饭”其实代表了一类廉价团购外卖,因最先在美团平台以“拼好饭”的名字出现而流传开来,饿了么也迅速跟进,推出“拼团”“爆品团”等项目与其竞争。最近进军外卖市场的京东,旗下新上线的“七鲜小厨”也被许多人解读为要在“拼好饭”的市场里分一杯羹,抢占更多的用户资源。

“拼好饭为什么便宜”?网络上有各种各样的回答:有自媒体账号分析其拼单走量、均价采买的商业模式,有商家自证其“低佣金、低利润、达量补贴”优势。然而,诸多为其辩解正名的声音却总盖不过“便宜没好货,一分价钱一分货”的说法,仍有部分人坚持认为其中存在“猫腻”。消费者脱离外卖生产的流程,无法了解平台的收益分配情况,更不能排除个别无良商家和违规骑手的影响,遇上不愉快的体验,归咎于商业模式也并不奇怪。

便宜就该劣质吗?这又何尝不是一种“幻觉”?打破长期以来形成的刻板印象,要用实际行动回应食品安全的高标准、严要求。

对于“互联网+明厨亮灶”的呼吁已不是一天两天,然而在部分外卖平台上,地址乱填、店面图片缺失导致的“幽灵外卖”仍频频出现;平台推出的“后厨直播”“透明餐厅”等项目覆盖范围有限,也不乏“摄像头工作异常”等问题。与其一味“卷低价”,倒不如在食品安全上多花些心思。

从薄利多销的“拼好饭”到下一步尝试“外卖厨房”“自营供应链”,核心逻辑都是平台主导下的规模竞争。何不学习下“胖东来”们的经验,将各环节的成本、补贴、毛利润公布出来?让贵有贵的道理,便宜也让人放心。

更进一步,我们看待食物的态度或许也值得商榷。

一座城市因高档餐厅、星级大厨而闻名,也应包容普通人常去的“苍蝇馆子”、地摊小吃;尊重“包厢加收服务费10%”的仪式感,也应为“13元免单小吃店”“困难时请点‘单人套餐’”的善意叫好。饭菜有差别,但都能温暖人心,在“嘴”上秀优越、找差距,算不得什么真本事。

“拼好饭”等廉价外卖的用户不乏学生群体和年轻打工人,他们精打细算却又无暇做饭,他们匆匆填饱肚子后又将为生活奔忙。廉价外卖中不能只有玩梗与幻觉,也应容纳对食品安全的不懈追求,对每个个体的尊重鼓励。(默达)

来源:南方日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