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孙诗明:一场永不落幕的青春接力|“我们的全运故事”全民征文大赛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12 16:41:00    

当体育场穹顶的灯光渐次熄灭,看台上空落的水瓶在夜风里滚动,我抚摸着领奖服上磨得起球的袖口,突然意识到:这场筹备了两年零三个月的运动会,早已超越了体育竞技本身,成为镌刻在我们生命里的精神图腾。那些浸透汗水的训练时光、跨越伤痛的相互扶持、突破极限的震颤瞬间,像散落的星子,最终汇聚成照亮青春的银河。

训练初期的挫败感,如同梅雨季节潮湿的空气,黏附在每个人身上。长跑组的小林总在最后一圈脚步虚浮,脸色苍白地瘫倒在终点线;投掷队的阿杰总在发力时腰部偏移,铅球划出歪斜的抛物线;而我作为接力队的最后一棒,三次模拟赛都在接棒时出现失误,金属交接棒落地的脆响,成了那段时间最刺耳的声音。

但体育精神最动人之处,恰在于直面挫败的勇气。清晨五点的操场,总有人提前到场加练——小林在脚踝绑上沙袋,在晨雾中一圈又一圈地丈量跑道;阿杰跟着视频逐帧分析动作,膝盖上的护具磨出了毛边;我和队友们在树荫下反复练习盲接,手掌被粗糙的交接棒磨出了血泡。教练把计时器重重拍在塑胶跑道上:“全运会不仅是实力的较量,更是意志的淬炼。”这句话像穿透云层的阳光,照亮了我们在挫折中跋涉的路。

备战期间,最温暖的风景藏在训练馆的角落。器材室里永远备着云南白药和冰袋,更衣室的储物柜贴着互相鼓励的便签。有次我在模拟赛中被绊倒,膝盖瞬间渗出鲜血,小雨几乎是本能地冲过来将我背起,她被汗水浸透的运动服紧贴在我手臂上,带着温热的力量。养伤的日子里,后勤组的同学每天送来熬好的骨汤,接力队专门调整战术适应我的恢复进度。当我拄着拐杖在一旁观摩训练时,突然明白:运动会不只是个人能力的试炼场,更是集体精神的熔炉。

比赛日的紧张与热烈,至今仍在记忆里翻涌。接力赛当天,更衣室里弥漫着肌肉贴的薄荷清香,每个人的手心都沁着薄汗。前三棒的队友陆续站上赛道时,我在候场区来回踱步,听见自己剧烈的心跳声。当第二棒的小夏像一道橘色闪电向我冲来时,所有训练时的焦虑突然消失了——那些成百上千次的配合早已形成肌肉记忆,交接棒稳稳落在我掌心的瞬间,仿佛握住了整个团队的信任。

最后直道的冲刺成了永恒的慢镜头。风声在耳边呼啸,观众的呐喊声被过滤成模糊的浪潮,我看见终点线的红绸在阳光下闪耀。十米、五米、触线!当电子屏显示出新的纪录时,看台上炸开的欢呼声震得人眼眶发烫。领奖台上,我们互相整理歪斜的奖牌绶带,突然发现每个人的运动服后背都印着相同的图案——不是队徽,而是训练时互相鼓励的口号。汗水混着泪水滴落在领奖台上,折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运动会落幕那天,我们在训练馆的留言板上写下各自的感言。小林画了个奔跑的小人,旁边写着“原来坚持真的能看见光”;阿杰贴了张破纪录的照片,配文是“那些摔过的跤,都是成长的阶梯”。而我望着空荡荡的跑道,突然想起教练说过的话:体育竞技的终点线永远在下一场,但真正的胜利,在于跌倒后重新站起的勇气,在于为共同目标燃烧的热血。

这场青春的接力赛,留给我们的不仅是奖牌和荣誉。那些在凌晨四点的操场互相打气的时刻,那些在伤病期不离不弃的陪伴,那些突破极限时的震颤与狂喜,早已化作生命的底色。当我们走出体育场,带着运动会赋予的勇气与信念,继续在人生的赛道上奋力奔跑时,才真正读懂:体育的魅力,在于它让平凡的我们,在某段时光里,成为了彼此的英雄。而这段永不落幕的故事,将永远闪耀在青春的星河中,照亮我们前行的每一步。

文|孙诗明 广东省湛江市广东海洋大学学生 记者 柴智 整理

编辑:赵亮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