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三墩某地产公司工作人员小蒋打算趁假期去趟重庆,他提前在网上订好了从萧山到江北的机票。

没过几天,小蒋收到了一个“00”开头的陌生来电,来电显示为“德国”。
小蒋接起电话,对方自称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向其核对身份信息后通知其航班取消了,可以给其免费改签并退赔延误保险金。

“德国”的来电却能退赔中国民航的机票?忙于手头工作的小蒋丝毫没有细究其中的问题,他点击对方发来的网址链接下载了“云会议”APP,根据对方提示进入一个“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网址,在网页上填写了个人信息申请理赔。

由于网页显示理赔不成功,小蒋找到在线客服申请理赔,在工作人员指导下开启了屏幕共享,随后打开了支付宝和银行APP进行开通企业收款账户等操作。
正在此时,小蒋电话响起。“96110,这不是反诈中心的电话吗,难道我遇到骗子了?”小蒋一看来电显示,猛然反应过来,他马上接起电话,积极配合劝阻员进行了止付操作。然而,在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小蒋银行账户里已有的5000元被人分两笔转至了不同账户。
三墩派出所反诈预警分中心对小蒋的被骗资金和银行账户进行了追查和保护。反诈民警梁青松教育小蒋:“这类机票退赔诈骗手段并不新奇,你登录的所谓航空局网站都是骗子设计的钓鱼网站,你在网上填写个人信息、开启屏幕共享,把自己的银行账户和密码暴露无遗,幸好你还知道反诈中心的电话,及时配合了止损工作,降低了损失。”
小蒋告诉民警,自己平时也看到过各种反诈宣传,但在接到诈骗电话的时候完全没往这方面想,防范意识还是太弱了。
警方提醒:防范客服来电,客服来电开口就称可以进行赔付,并要求下载APP,基本可以判断为骗局;核实正规途径,客服告知需“退改签”,一定要通过航空公司平台官网等官方渠道核实航班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