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7日,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迎来改陈升级后的首个全民国防教育主题展。作为该中心1993年成立以来首次系统性改造的成果,展览以国防大事件为线索,通过武器装备模型、历史场景复原及数字技术,全景式展现广州军事文化底蕴与新时代强军成就。

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策源地和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广州千年军事史脉在国防教育主题展中得以生动呈现。从借由900余架次日机轰炸模拟场景及“血泪洒黄华”纪念碑再现抗战时期城市创伤,到动态投影重现1949年10月15日广州首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历史瞬间,展览通过“一步一场景”历史时空折叠构建参展观众的沉浸式体验。

900余架次日机轰炸模拟场景及“血泪洒黄华”纪念碑

展览用声光电技术展现广州首面五星红旗升起的场景
沿动线步入展厅,一座狮首威凛、鬃髯飞扬的醒狮雕塑赫然矗立,手持锄镐与鱼叉的乡民群像自历史烟尘中跃出,与雄狮的钢铁肌理熔铸共生。这是广州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以三元里抗英为内核创作的《醒狮》雕塑。雕塑基座嵌入声光装置,冷兵器铮鸣与珠江水浪交响叠涌,将三元里民众自发御侮的壮烈史诗凝铸于钢铁的呼吸之间。

以三元里抗英为内核创作的《醒狮》雕塑
英雄广州风霜千年,赤色依旧;大国重器剑藏于鞘,外露其锋。展馆中,“科技强军”展区以80余件装备模型呈现国防现代化进程:山东舰航空母舰战斗群模型以磅礴阵列震撼全场,展现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向远洋作战的战略转型;展厅上空,由歼-20隐身战斗机等国产新型战机组成的空中编队模型呼啸而过,彰显新时代航空工业的雄厚实力;射程达1.4万公里的东风-41洲际导弹模型与乘波体气动外形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模型,则共同构筑起多层次的战略打击体系。



展览中多维度呈现“大国重器”
“强国有我”展墙则铭刻三位南粤英杰:“人民英雄”麦贤得、中国核动力领域开拓者和奠基者之一彭士禄、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黄旭华。他们以“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赤诚,铸就代代相传的国防精神丰碑。
展览特别重现了1965年“八六”海战的经典时刻:话剧《钢铁战士》中麦贤得老英雄头部负伤仍坚持战斗的影像,与“英雄艇”611艇模型巧妙结合,让观众仿佛目睹海军将士英勇作战的壮烈场景。展区还陈列了麦贤得脑部取出的弹片、伤情诊断报告,及珍贵的文件、奖章。斑驳的实物与泛黄的影像相互映衬,无声诉说着用热血铸就的钢铁传奇。

话剧《钢铁战士》中麦贤得老英雄坚持战斗的影像与“英雄艇”611艇模型巧妙结合
记者了解到,广州目前拥有108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14个国防教育基地,自2023年3月以来,更是守正创新开展“英雄花开英雄城”传承弘扬红色文化系列活动,推出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实践活动。在英雄花开处,广州同样积极寻找国防教育“向新”之路。今年,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探索“非遗体验+科技赋能+主题研学+艺术展演+N”全民国防教育实践模式,创新融合机器人、无人机等元素,线上线下触达30多万人次。


本次展览作为常设展,自4月7日起开放
站在新起点,广州全民国防教育正迈向纵深。本次展览作为常设展,自4月7日起开放,工作日的9:30-17:30期间,市民可前往广州市国防教育中心(天河区天源路411号)参观展览,团队参观可通过“广州国防教育”公众号或致电020-37088340预约。
文 | 记者 孙牧 通讯员 穗宣
图 | 记者 江浩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