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河南省卫辉市流传的经典历史故事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6 11:58:00    

#相会河南#​#卫辉事儿#​#卫辉#​#卫辉头条#​

一、比干庙和“没心菜”

城北边儿十五里地,有座比干庙,香火旺得很。老辈子人都说,这里埋的是商朝的大忠臣比干。咋回事儿呢?当年纣王无道,比干是他亲叔,看不下去了,拼死劝谏。结果惹恼了纣王和妲己,硬生生把比干的心给挖了出来,就想看看“圣人是不是真有七窍玲珑心”。

比干没了心,愣是没立刻咽气儿,捂著胸口往南走。走到咱卫辉地界儿上,碰见个卖菜的老婆婆。比干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咋样?”老婆婆嘴快,顺口就答:“菜没心能活,人没心?那还不死喽!”这话音刚落,比干“哇”地一口鲜血喷出,倒地就没了。

说来也奇,顿时天昏地暗,狂风卷著黄土,就地把他埋了,这就叫“天葬忠臣”。

如今你去比干庙,大殿后头那棵古树根儿底下,还能看见一种稀罕的草,杆儿是空的,没心儿,大伙儿就叫它“没心菜”(学名叫丝棉木)。老辈儿讲,这就是当年比干问的那种菜,成了这段忠烈故事的活见证。


二、望京楼:潞王的思母楼

城里东北角,立著一座老高的石头楼,叫“望京楼”。这可是明朝万历皇帝的亲弟弟潞王修的。为啥修这么高?就为一个字——想娘!潞王就藩在咱卫辉,离北京山高路远。

他太想他娘李太后了,就琢磨著:盖座高高的楼,站上去是不是就能望见北京城?望见紫禁城里的老娘?

一声令下,那阵势可大了。石头全是从太行山里开出来的,一块块比桌子还大,死沉死沉。成千上万的工匠、老百姓,肩挑手扛,没日没夜地干。

老话说“修高楼,鬼见愁,活著来,抬著走”,道尽了当年修这楼的苦楚。楼修得那叫一个结实,全用大石头砌的,连根木头梁都不用(这叫无梁殿),几百年来风吹雨打,愣是没倒。站在这楼下,你摸摸那冰凉的石头,仿佛还能听见当年潞王想娘的叹息。


三、太公泉:姜太公钓鱼的地方

咱卫辉西北边儿有个太公泉镇。镇子名字打哪儿来的?就因那儿有一眼咕嘟咕嘟冒的泉子,老辈儿传说是姜太公姜子牙钓鱼的地方。唐朝那会儿立的碑上就刻著呢:“汲邑西北三十里,泉涌如轮”(汲邑就是咱卫辉的古名)。

这泉水旺得很,多少年了,旱天儿也不见干。镇上还有座太公庙,年头也不短了。老人们说,姜太公当年辅佐周文王之前,就在这泉眼边儿上钓过鱼,琢磨著天下大事。你去了,尝尝那泉水,清甜著呢,指不定沾点太公的智慧气儿。


四、城里的黑大门

逛卫辉古城老街巷,你留心看,好多老宅子的大门,不漆红不漆绿,偏偏漆成黑黢黢的!这规矩打明朝潞王那会儿就传下来了。为啥呢?

传说潞王脾气暴。有一回,他夜里变成大蟒蛇溜出王府,跑到马市街一家酒店偷酒喝,被店老板当贼砍伤了脑袋。潞王气坏了,天亮就要去杀光“红门酒店”里的人报仇。

他府里有个心善的李娘娘,不忍心看老百姓遭殃,连夜偷偷派人传信儿:让马市街所有红门人家,赶紧把门漆成黑的!老百姓一听,哪敢怠慢,一夜之间,满街红门变黑门。第二天潞王带兵来,找来找去也找不到那家红门酒店,只好作罢。

打那儿起,卫辉城里的人家,为了纪念李娘娘的善心,也为了避祸,就都流行漆黑大门了。现在城里徐家老宅那黑漆大门,都四百多年了,摸上去还带著历史呢!


卫辉这地方,故事都刻在砖头瓦块儿里,长在草草木木上。比干庙的“没心菜”讲著忠烈,望京楼的巨石堆著思亲,太公泉的水淌著智慧,老街的黑门记著善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