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小说推荐 实时讯息 百科知识 范文大全 经典语录
您的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年轻人的朋友圈,刮起“野菜风”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7 18:0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林婧

在经历City Walk、City Ride后,城市青年的社交圈突然刮起一股“返璞归真”的风潮——挖野菜,他们还给这项质朴活动一个炫酷的名字:“打野社交”。

挎上一个竹篮,顺一把小铲子,约上三五好友钻进田间地头,一边弯着腰撅着腚辨认荠菜、婆婆丁,一边咔咔拍照上传社交平台分享“打野地图”、“美食攻略”。挖野菜也从一项简单的郊游活动,逐渐成为了新的社交方式。

图源 小红书

相关数据显示,整个3月,小红书上“挖野菜”话题笔记量环比增长359%,目前已有89万次讨论、2亿浏览量、18万多条笔记。上海共青国家森林公园、重庆渝北环山、杭州北苕溪等冷门地点更是翻身成热门“打野胜地”。

01

“打野社交”

谁曾想,对长辈们费时费力的挖野菜行为嗤之以鼻的年轻人也有一天会“啪啪打脸”。

“繁缕要采嫩的,雪里蕻是一种芥菜……”视频中,一道温柔的女声缓缓介绍着。来自宁波的阿然是一名“打野”爱好者,吃过上百种野菜、上百种野生菌,靠着为网友鉴别野菜、采摘技巧和烹饪方法,她收获了小几万粉丝。“不一定要去山上,附近的公园、小区的绿化,甚至路边的行道树上都能‘挖’到。”阿然在笔记中与网友分享道,“这种快乐是‘白捡’的,我做梦都在挖野菜。”

不仅是个人分享,不少年轻人还建起了群组,结实了新朋友。燕子所在的“挖野菜小分队”的500人群聊已经组建到第三个,他们还将“小分队”的经验制作成“打野地图”,并且按照野菜的时令和IP地址细分成不同城市和地区的详细指南。“挖多挖少无所谓,就是要快乐!”

图源 小红书

年轻人为什么突然爱上了挖野菜?在有风君看来,这或许与近年来户外运动热潮有关。

露营、徒步、溯溪……“玩在户外”“亲近山野”被越来越多年轻人视为健康潮流的生活方式。相比人均200元的露营开销,“打野”只需一把铲子、一个塑料袋,成本几乎为零,却能同时满足社交、休闲、收获三重需求。“挖野菜的快乐,是薅到大自然的羊毛。”一位户外社群主理人这样总结。

更重要的是,“打野”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远离室内、远离压力的方式。“挖野菜”不是年轻人的目的,在户外专注于生活体验和游玩经验的分享,同时满足社交扩列、情绪充电的需求。

新的热潮之下,新的生意也浮出水面。一90后电商小伙发现,3月以来,“挖野菜”相关工具销量增长80%,关键词搜索量飙升58%。在他的店铺里,一款标着“挖野菜神器”的小铲子月销10万元。

图源 淘宝

另一方面,“挖野菜”的风潮也吹到了文旅行业。携程数据显示,3月以来,平台“农庄+时令采摘”关键词搜索量环比上涨50%,这个清明假期,很多旅游机构、度假村等都推出了“挖野菜”“挖春笋”“制作青团”的体验式游玩产品。

显然,这股由城市年轻人带来的“野菜经济”正从个人娱乐转向产业化。

02

生活的“野生感”

万物萌发的春天,生长的不仅是丛丛野菜,还有生活的松弛感。

有网友认为,“打野”是社交破冰的天然场景,因为挖野菜的过程自带“慢节奏”属性,弯腰寻找、协作辨认、分享成果……这些动作天然消解了陌生人之间的尴尬。

还有网友表示,“在挖野菜群里认识的朋友,比职场社交更纯粹。” 甚至有年轻人将“打野”作为相亲局,理由是:“能耐心挖完一篮子菜的人,大概率脾气不会太差。”

另一方面,“打野”的流行,暗合了年轻人对“去班味”的渴望。来自上海的燕子认为,挖野菜的缓慢、原始又自由的让她必须“慢下来”,要求她必须专注于眼前的事物,而这种专注能让她忘记一切KPI。

《国际环境健康研究杂志》刊登的一份研究表明,每天在户外待上一小段时间能够让人更加快乐。即便不做运动,只是到公园待上20分钟也能让状态更好。春日盛景佳期,短暂的春季Break(间歇休息)成为都市人调节身心的良药,公园里赏花成为春季Break的必选项。

“城市生活使年轻人缺乏与自然的真实接触,而现在不少年轻人热衷挖野菜,一定程度反映出他们对自然的向往和对简单生活的追求。”济南大学文化和旅游学院副教授孙竞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游客在大佛村梨园中游玩。图源 新华社

“打野社交”,是年轻人用一把铲子为自己挖出的新的社交方式。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抽离,在泥土的触感、野菜的清香中找回“野生”的、“原始”的生活状态——“生活的本质,本就是删繁就简存真,内心丰盈充实,就是过好一生的精神食粮。”

挖野菜的快乐也在于过程而非结果。正是当我们蹲下身子的那一刻,春天的意义才真正浮现:它不在朋友圈的九宫格里,而在手指沾泥的瞬间,在荠菜馄饨的热气中,在田野间此起彼伏的欢笑声里。

那么这个春天,你“打野”了吗?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